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第221期作者:张力
http://www.csstoday.net/Item.aspx?id=6815
早在20世纪初,A.H.史密斯就描述了中国人社会心理中的某些特征,时至今日,其中的某些特点(如关于中国人时间观念的论述)早已钝化或者消亡。然而,当今中国人某些固有的社会心理特点不仅未能随着文化的交融而消失,反而愈加突出地体现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这些特点既有正性的,如重视亲情、敬老、隐忍等,也有相对负性的,如好面子、小团体倾向、官本位倾向等。
“互倚的”自我观凸显中国人社会心理特征
造成这些社会心理特征的原因很复杂,有其广泛的历史文化背景。然而,笔者认为最核心的在于中国人的自我观,中国人更突出社会的自我,秉持一种“互倚的”自我观。实际上,这种“互倚的”自我观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关系中的自我”。其哲学基础在于中西方哲学对自我看法的侧重点是不同的,西方哲学讨论个人认同问题,强调自我的主动性;而中国哲学几乎从不讨论个人认同问题,而是强调自我与他人关系的重要性,强调社会对个体自我的约束,从而展现出自我的局限性。对于大部分中国人,至少“内隐地”坚持着一种倾向,即没有关系,就没有自我。正因为持有这种自我观,所以从社会群体的角度看,中国人不仅讲究过年回家团圆、孝顺长辈(重视亲情),也更需要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好面子),更需要维护自己和熟悉他人的亲密关系(小团体倾向),也更需要从这种亲密关系中维持地位和获得利益(官本位倾向)。
中国人的自我包含母亲等亲密他人
自2002年,笔者开始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考察中国人自我观的神经基础。研究借用了一种称为“自我参照效应”的研究范式,即向研究对象呈现一些褒义的或贬义的人格形容词(如勇敢、懒惰、浪漫等),然后请其判断这些形容词是否适合描述自己。为了比较人际关系,笔者还请研究对象针对母亲、名人等进行判断,同时进行fMRI扫描。结果发现,对于中国人,自我参照项目的记忆成绩显著优于他人参照项目的记忆成绩,但母亲是个例外,即母亲参照和自我参照的记忆成绩没有显著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中国人的自我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包括母亲等十分亲近的人。进一步的fMRI结果从神经层面上证实了我们的分析:在进行自我参照和母亲参照时,中国人的腹内侧前额叶出现了明显的激活。为了便于比对,我们还利用同样的范式扫描了同质的西方人,结果发现,在行为水平上,西方人的自我参照是完全独立于他人参照的,母亲参照和自我参照的记忆结果也存在显著差异;同时,西方人只有自我激活了腹内侧前额叶。鉴于已有大量文献证明这一脑区与自我参照有显著相关,我们可以说,西方人的自我是“独占”了这一脑区,而中国人的自我是与亲密他人(在这里是母亲)“分享”了这一脑区。此项研究结果暗示,大脑可以调控复杂的认知过程,同时文化也影响着大脑的功能组织,中国人与西方人自我观的差异可以在大脑中找到原因。
研究表明,人类的大脑功能虽然稳定,但具有强大的可塑性。一项关于文化启动的研究证实,如果自我结构是在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是一种习得的认知结构,那么,既受西方文化影响又受东方文化影响的个体,可能同时具有独立型自我结构和互倚型自我结构。此外,使用文化启动的方法还可以单独启动独立型自我或者互倚型自我。研究以中国香港人为研究对象(具有双重文化的群体),要求他们读一篇叙述旅游观感的短文,在启动独立型自我的条件下,短文的主人公是“我”;在启动互倚型自我的条件下,短文的主人公是“我们”,除此之外,两种条件下的短文一模一样。结果发现,在启动了独立自我表征之后,脑激活的模式倾向于西方人自我的激活;而在启动了互倚自我表征之后,脑激活的模式倾向于中国人自我的激活。可见,以大脑为基础的自我结构并非一成不变。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