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多元文化研究中心”主编、巴蜀书社合作出版的人文社会科学集刊《多元文化与教育》,秉承“以文化解读教育,以教育优化生活”的宗旨和“为所有人、不为任何人”的策略,致力于文化的整理、研究与评论,努力打造一个“包容、自由、争鸣、求是”的多元文化论坛。?xml:namespace>
《多元文化与教育》设定栏目主要有:(1)【田野故事】。从异文化陌生人的视角记录各民族、各地域的文化与教育的传统与智慧的资料与故事,以及关于文化与教育田野考察过程中的调查访谈、口述记录等原始材料,以及大型田野调查报告。(2)【文化整理】。系统地整理与介绍藏羌彝文化、普米、纳西等民族文化、川蜀文化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本土材料。(3)【逝水年华】。收集个体成长经历与教育经历的自传体回忆、日记等文化资料,包括关于家乡、童年、重要他人的故事与记忆,关于文化、教育与生活的图片和老照片等,关于在全球化与现代化进程中都市文化与乡村文化、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变迁之生活体验与感悟。(4)【文化评论】。关于文化、教育与生活的精言妙论或街谈巷议。(5)【学术视野】。介绍国内外多元文化与教育的学术专论等文章。(6)【序跋书评】。介绍国内外多元文化与教育的学术动态。同时,我们还将根据需要开设特别专题策划栏目,促进对某一文化现象和文化问题作一系统深入的探讨。
《多元文化与教育》文章以学术性评论、散文、随笔为主,强调叙事性、现实性、思想性、人文性。尤其欢迎真实的体验式记录与深度描述的文章。稿件征求内容主要为藏族、羌族、彝族等少数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川蜀文化、都市文化、乡村文化,以及教育问题与文化研究等涉及文化的方方面面,同时我们也会根据文化与教育的热点问题与前沿理论设立一些专题研究和特别策划栏目。
来稿必须为未公开发表过的原始稿件,字数不限。本刊物接受中英文两种投稿。中文作者必须提供英文标题、摘要、关键词、作者单位。英文稿一经采用,本刊编委会负责翻译。
文章的注释格式采用?xml:namespace>
参考文献中的书刊著录项目依次为:作者、书名/文章名、出版社(前面注明所在城市)/刊名、出版年份/刊发年期、起止页码。其中:专著[M]、期刊文章[J]、报纸文章[N]、论文集[C]、学位论文[D]、报告[R]、析出文献[A]。外文原文的参考文献体例要求相同。
示例如下:
[1]刘国均,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7.
[2]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3]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4]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5]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
[6]魏新.关于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对短期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报告[R].北京: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1999:13.
[7]叶澜.关于加强教育科学“自我意识”的思考[A]//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758-759.
编委会有权对来稿做必要的编辑处理,并会与作者联系。作为出版的基本条件之一,作者所写论文(包括内容摘要)的版权均归属《多元文化与教育》。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本刊的立场。
来稿的打印稿请寄:四川成都市锦江区静安路5号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多元文化与教育》编辑部(邮编:610066)。电子文本请寄:sicdywhzhx@163.com。电话:028-84760739、84765625。投稿时请附带作者简介、联系方式等。
热忱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以及文化爱好者来信来稿,发表您的妙论与高见!
我们真诚地期待您的来信来稿!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