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多元文化讲会第八讲:“社会工作:历史、理念与案例分享”
[多元文化研究中心]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26日
  查看:1768
  来源:

2011年12月25日午,多元文化研究中心举行多元文化讲会第八讲,本期嘉宾为四川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张雪梅副教授与四川省基础教育监测评估中心办公室主任赖长春主任做了题为《社会工作:历史、理念与案例分享》的讲座。中心研究人员和教科院部分师生参加了本次讲会。讲会由中心副主任郑富兴教授主持。

    赖长春主任首先介绍了社会工作进入中国的背景,介绍了社会工作逐步走向专业化与职业化的趋势。社会工作对于人们还比较陌生,囿于民间团体、个人和社会学专业师生。现在已经逐步进入官方话语体系与施政领域,如2006年,《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一节中,提出“建立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201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目标: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以人才培养和岗位开发为基础,以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到2015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200万人。到2020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300万人。2011年,中央组织部、中央政法委、中央编办等《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2012年,中组部 民政部等十九部门联合发布《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这些文件虽然并未直接对社会工作本身进行权威表达,但是多次提到要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创新管理的意见》(2011年7月)和党的十八大报告“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一节中首先区分了三种社会工作:普通社会工作,即在本职工作之上承担的,不计报酬的思想政治教育性或公益性服务活动;行政性社会工作,即在政府部门和群众团体中专门从事职工福利、社会救助等类型的助人活动;专业社会工作,即受过社会工作专业训练的人开展的助人活动。现在社会工作也逐步走向了职业化和专业化。

张雪梅博士则从历史与理论的角度对社会工作做了介绍。她首先分析社会工作在西方的起源。社会工作起源于西方的宗教慈善活动,如主教发放社会救济品,宗教性质的收容等中世纪的社会救助获得。在资产阶级革命和人道主义的张扬、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的条件下,社会救济责任从教会责任转移为国家或政府责任,逐步成为助人自助的专业。其间的重要历史事件为:1601伊丽莎白《济贫法》,民间慈善和公益组织形式,1869年慈善组织会社建立,1884年社区睦邻运动,19世纪末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社会工作专业成立,开始社会工作专业培训;1917年芮奇蒙出版《社会诊断》,个案工作成为社会工作专业方法;20世纪20年代小组工作纳入社工训练课程;20世纪60年代社区工作正式陪承认为社工专业手法之一。她认为,社会工作是以价值为本位的专业。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为新教伦理、人道主义、社会福利观念,其价值包括服务、社会公正、个人尊严和价值能力、人际关系、诚信。社会工作的理论大都借用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如心理分析、认知理论、行为主义、社会系统理论、标签理论、人文主义、激进的人文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增权理论等。社会工作的实践大致有三种途径:(1)个案工作:帮助个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福利状态,具体有三种模式:危机介入、任务中心、“社会-心理”模式;(2)小组工作:两人或以上的个人组成小组,通过有目的的小组活动和组员互动,帮助组员参与集体活动,获得小组经验,达到个人改变或团体目标实现,具体有社会目标模式、治疗模式、互动模式;(3)社区工作:以社区及其成员为对象的社会工作介入手法,解决社区问题,满足社区需求,具体有三种模式:地区发展模式、社会计划模式、社会行动模式。社会工作的介入逻辑为:了解对象情况和社区背景→获取社区资源→提出理论假设→确定干预理念→实施介入服务。最后,她以自己正在从事的一个“社区弱势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扶持项目”为例作了阐述。

    提问讨论阶段,刘胜林教授和其他老师、研究生就“何谓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的中国境遇、社会工作的制度保障等问题和两位主讲人做了深入的讨论。热烈的讨论激发了与会者对社会工作领域的兴趣和进一步学习与研究的热情。

 

 

【编辑:    】


(微信扫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