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学前教育杂志社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绿田幼儿园王喜萍
摘要:看图讲述是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形式,但由于诸方面因素的影响,传统的看图讲述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严重影响幼儿的发展。那么怎样改革看图讲述教学才能更科学?文章从创设环境、精心设问、科学指导三个方面融入现代语言学习的新理念,对看图讲述教学活动的改革与探索进行论述。
关键词:看图讲述幼儿教学提问
问题的提出:
传统的看图讲述教学,常常会为孩子定下一个提问模式:“请小朋友仔细看看,图片上是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教学程序也有一个固定模式:教师出示图片,根据图片设计问题;教师示范讲或请能力较强的幼儿讲,或由全班幼儿跟着老师一起讲;最后概括图片内容并起名称。幼儿的思维被教师的问题框死了,幼儿被教师牵着走,教师成了活动的引领者、灌输者,幼儿成了被动的学讲者、消极的记忆者。据此,我们在看图讲述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探索。
一、创设环境,激发兴趣
《纲要》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教师应有计划地选材和构思,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应有的教育功能来激发幼儿的兴趣,更有效地培养幼儿的看图讲述能力。
1、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看图讲述的“软”环境。
在看图讲述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态度和引导,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优劣。幼儿在语言表达时会出现错误和不连贯,如果教师立即加以指责,这样会给他们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而对语言产生恐惧。从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中我们知道:八大智能在每个人身上都会表现出不同的形态,而且各种智能的水平及其组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同一个班的幼儿,有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特别强,有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在看图讲述教学中尤其明显。关键在于教师要掌握升一升、降一降的技巧,根据幼儿特点,分层次设置合理的提问与指导,不要操之过急,不仅关心那些能力强的幼儿,还要花更多的精力去关心,鼓励那些能力弱的幼儿,给他们留下讲述的余地,让幼儿多听、多想、多讲,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2、为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看图讲述的“硬”环境。
“看图讲述”顾名思义,是以图片作为凭借物的讲述活动,它可以是印制的三维优美的图片,可以是教师绘制的图片、制作的PPT,也可以是照片,还可是幼儿画成的或贴的图片。我们根据学期目标、月目标、周目标和开展的主题活动,有意识地创设与语言发展和谐的环境,让环境和区域材料成为语言的媒介,激发幼儿对看图讲述活动的兴趣。如:让幼儿将自己家里最喜爱的图书、照片影集带来丰富图书角,制作了大量各种类型的图书:幼儿剪贴的旧图书,自画绘本,音像书、照片书、手套书等;时常更新语言区的墙饰,在墙壁布置上根据班级阶段目标适时地加以调整和充实,贴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以开设“小小演讲台”活动等形式,鼓励幼儿大胆演讲;利用一日活动中所接触的图像信息,鼓励幼儿根据生活经验与同伴交流,表达自己的见解,让幼儿在愉快的环境中充分地、无拘无束地讲述。只有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才能使每个幼儿都有较多机会讲述,才能全面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二、精心设问,促进发展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看图讲述中的要点就是教师的提问,提问不仅影响着幼儿对图片的观察、理解、想象和表述构思,直接影响着幼儿怎样讲述。所以,如何设计一个精致的提问成了我们教学的重点。
1、提问要找准切入点,紧扣主题,突出重点。
教师应该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着力去分析研究教材,找出关键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看图讲述的每一幅图片都有重点,我们要围绕图片重点设计问题,尽量不要引导幼儿回答与主题不相干的事情。如:看图讲述《啄气球》中,当教师出示第二幅图时,幼儿一下子被图中的小鸟吸引住了,都在讨论画面上小鸟的动作及样子,讨论家里养了什么样的鸟,见过什么样的鸟,根本不关注小鸟与气球和小猫有什么联系,显然幼儿的讨论偏离了方向。这时,教师的引导很重要,一定要引导幼儿回到主题中来,教师可以这样提问“你们看看,现在还剩几个气球?树和白云有什么变化?小猫现在的表情怎么样?”把幼儿的目光转移到画面中来,让幼儿根据画面内容进行辨析,找出小猫在下降的依据(气球数量的递减;景物的变化;小猫表情、神态的变化)。
2、提问要根据幼儿的观察水平,要有梯度,层层深入。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观察水平,把握教育契机,用富有启发性的提问,引导幼儿根据画面提供的线索,启发幼儿找出因果关系,层层深入,大胆表述。以排图讲述《图片找朋友》为例,教师出示随意排列的六张大图片:“请小朋友一张张仔细地看,讲讲图片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愿意讲哪张都可以。”幼儿随意挑自己喜欢的图片讲述,教师这样做没有套用传统模式——指定图片讲述或提问答问讲述。因为教师考虑到先让幼儿自选讲述,是让幼儿自己支配注意力,很适合幼儿无意注意占优势的特点;其次,排图的基础是对图片的理解,幼儿难以一眼就判断“因果”,需要有观察理解的过程。接着教师再提问:“这六张图片还有一个小秘密呢,每两张图片是一对好朋友,讲的是同一件事情。六张图片中有三对好朋友,请小朋友把这三对好朋友排出来。”幼儿排完后,教师提问:“你为什么把这两张图片作为好朋友呢?”“谁可以排在前面?谁应该排在后面呢?”这样让幼儿调整思路,层层深入,跟着老师顺势利导地围绕图片展开讲述活动。
三、变革方式,科学指导
1、灵活运用集体、小组、个别活动等教学形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灵活运用集体、小组、个别活动等形式。由于看图讲述是全班儿童观察同一(多)幅图片,讲述同一对象,总是集体教学形式,会较单调。幼儿往往是几分钟的热度,初看到图片喜形于色,时间一长,就心不在焉了。根据幼儿注意保持时间大约为7分钟的理论依据, 把一个活动划分成5~6个时间段,集体、小组、个别教学形式穿插进行。如:时间段一:教师提出问题,幼儿观察图片——集体教学形式;时间段二:幼儿相互间自由讲述——小组教学形式;时间段三:个别儿童的范例性讲述——个别教学;时间段四:幼儿自由的表演讲述——个别教学;时间段五:教师(幼儿)的概括性总结——集体教学。这样,几种教学形式灵活运用,幼儿的注意力集中了,教学气氛活跃了,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
2、多通道参与,多角度、多方位感知和理解,使看图讲述更精彩。
“多通道参与”理论强调幼儿运用多种感觉器官参与活动,多角度、多方位的感知和理解。因此,在看图讲述教学中,教师灵活、适时地借助一些手段,开放多种渠道,尽可能运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如:在看图讲述的中间或后面加入“绘画”和“表演”。“画”是让幼儿将自己对画面的意会与想象画出来,通过动手促进动脑,展开思维与想象。“演”是让幼儿表演画面内容或与画面有关的内容,幼儿可以完整地表演画面内容,可以表演部分内容,还可以表演画面以外的内容。幼儿在讲一讲,画一画,或讲一讲、演一演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思维异常活跃,你一言,我一语地编出许多意想不到的有趣情节。
3、利用多媒体,提高看图讲述作品的质量和教学效果。
以往进行看图讲述活动时,要花大量的时间找图片,画图、上色等。有时候画出来的图像、色彩等方面未必能吸引幼儿,导致组织的看图讲述活动效果大打折扣。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通过上网、下载、扫描图片等方式找到需要的图片,把它制作成课件,通过教学平台、投影仪呈像或人机互动,让幼儿看到形象逼真、色彩鲜艳的动画作品,解决了上述所有问题。通过多媒体的运用,使原来较为生疏难以理解的、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观察到的过程显示出来;使原来的看图讲述静态的教学变为动画、图像于一体的动态。借助多媒体这一有效的载体,将教学内容的声、情、意、色直接作用于幼儿的视听感官,对幼儿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起到其它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在大班看图讲述《小胖为什么生病了》中,教材讲述的是食物的旅行这一科学知识,教师若用手描图片或教学挂图,幼儿对人体的消化系统还是不够明白。所以,教师改为用多媒体技术将食物从口腔到排出的整个消化过程及消化系统各个部位的名称通过课件形象地展现在幼儿面前,使原本枯燥的内容变得直观易懂。让幼儿根据生动形象的画面,想象出人的消化系统。这就让幼儿了解到平时难学,难懂的科学知识。再如看图讲述《奇怪的桥》中,教师将图片、动画、声音等效果集于一体,创设出打雷、闪电、下雨的生动情境,使幼儿产生出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激活了看图讲述活动,提高了教学效率,优化了教学结构。
通过实践,我们跳出了看图讲述传统教学的模式,既解放了教师,又解放了幼儿,使看图讲述教学活动更科学,在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2003年 江苏教育出版社
[2]周兢、余珍有主编 《幼儿园语言教育》北京 2004年 人民教育出版社
[3]李培美《发挥看图讲述对幼儿思维的作用》1999年6月选自《幼儿教育》浙江教育报社
[4]崔利玲《看图讲述教学模式的改善策略》2001年3月 选自《早期教育》江苏教育报刊社
[5] 毛红霞《让多媒体技术走进幼儿园看图讲述的世界》网络文章
【编辑:多元文化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