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讲会第十三讲:“凉山彝族研究的回顾”
2014年5月12日上午九点,教育科学学院和多元文化研究中心在中心307室举行了多元文化讲会第十三讲。本期主讲嘉宾是凉山彝族自治州民族研究所所长马尔子译审。他主讲的题目为《凉山彝族研究的回顾》,学院部分教师、中心研究人员、学院硕博研究生、学校学科教学论人才部分教师、学校彝族研究会的同学参加了本次讲会。讲会由多元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郑富兴教授主持。
马尔子译审是著名彝学专家,凉山彝族自治州民族研究所译审,《凉山民族研究》,《凉山民族研究丛书》主编,也是中心学术委员。长期从事彝族社会历史、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及习惯法研究。1995年以来10多次应邀参加了在美国、日本、德国、荷兰、埃及、挪威、泰国等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和学术考察活动。分别在美国华盛顿大学、惠特曼大学以及北大、中央民大等进行过多次学术讲座。合著、合译《凉山彝族习惯法》(彝汉双语),《凉山彝族驱鬼经》(彝译汉),《田野关系》(英语)等著作。
首先,他界定了“凉山彝族”的文化含义。凉山彝族不是区域的行政概念,而是文化概念,包含了大小凉山、云南部分区域。从汉书、后汉书、华阳国志对凉山彝族记载很少。从秦汉到民国凉山彝族实行土司制度。中央王朝随着自身的强弱不同而对其分别采用了“剿、抚、放”三种政策。
然后,叙述了凉山彝族研究的历程。最先研究的是1907年的法国亨利·多隆(Henrid’Ollone)。国内的彝族研究氛围民国与新中国两个阶段。民国时期有杨成志、马长寿、林耀华等著名彝学学者。新中国后到改革开放之前,以阶级斗争为纲,与主流意识形态一致,以单向社会演进观为指导,出现了中心-边缘的范式,过分强调凉山彝族的落后性。这时期的调查材料在20世纪70年代末分为《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凉山彝族奴隶制研究》、《凉山彝族奴隶制形态》三本书来出版。改革开放后,出现了重新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自己的凉山彝族研究,但是其中的带有民族主义情绪色彩的倾向值得注意和反思。
他肯定了多元文化研究中心的价值,认为中心应在多元文化的保护与理解方面有所作为。多元文化意味着以后文化的单一化和同质化,多元文化研究应该是很重要的。彝族如何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冲击下不失去自己的特色,这是当前凉山彝族研究的重要课题。
接着,他以回答听众提问的方式对凉山彝族研究的一些专题做了深入具体的阐述。(1)关于彝族文化的保护与当地人的生存的关系,他认为要发展地保护。文化要保护,因为它给我们提供了多种选择,但是文化应该是多向度地去保护,如时间、空间、传承。凉山的彝汉结合部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的冲突说明了彝族文化正在流失。(2)关于家支文化与毒品教育、艾滋病问题,他认为家支文化被人们过度夸大,但是真正的家支文化已不是很多,并没有人们认为的那样强烈。家支文化只是一种工具,可以发挥正面作用,也可以起到帮凶的作用。(3)关于彝族辍学问题。他认为,这一问题我们无能为力。政府的许多政策如普九、9+3计划、普基等,都很好,但是当前的学校教育与生活脱离,对地方发展没有什么好处,也不能改变学生的生活,而且凉山彝族的家长也想拥有高学历学生。如果不能升学,那么这种教育就毫无意义,辍学在所难免了。(4)关于凉山彝族的一些陋俗问题,如杀牛、高额礼金、撒钱等等。他认为,如果是花费自己所挣的钱,这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是利用公共资源来做这些烧钱活动,则是必须予以揭露的。如果一个社会,富人不会散财之道,不去做公益,而穷人不努力,而是仇富,那么这就是一个糟糕的社会。
整个报告会持续了两个半小时,马老师广闻多识、睿智深邃、真情实感的讲座,既让我们了解了凉山彝族文化及其研究,也体会了民族学的治学精神与研究方法。
【编辑:多元文化研究中心】
(微信扫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