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阿呷热哈莫,女,彝族,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师,教育学博士。
研究方向:少数民族教育、教育社会学。
主要学习经历:
(1)2015年11月-至今 华盛顿大学人类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2012.08-2013.04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社会学系访学
(3)2010.09-2013.06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获教育学博士学位
博士学位论文题目:彝族教育现代化的困境——凉山彝族的个案研究
(4)2004.09-2007.06 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获教育学硕士学位
硕士学位论文题目:凉山彝族地区实施三语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5)2002.09-2004.06 四川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6)1997.09-2000.06 凉山民族师范校
主要工作经历与社会实践:
1.2000.09-2001.07 凉山州甘洛县波波乡古井村小(村小教学点负责人)
2.2001.09-2013.07凉山州甘洛县阿兹觉乡中心校 (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科任教师)
3.2008.07-2009.01 凉山彝族妇女儿童发展中心(NGO组织)
4.2012.05—2012.07 2015年5月-6月 凉山州甘洛县麻风村支教
科研成果:
² 全球现代性视野下的凉山彝族地区双语教育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3(4).
² Education or MigrantLabor: A New Dilemma in China’s Borderlands”, The Asia-Pacific Journal,Vol. 11, Issue 20, No. 1. May 19, 2013.
² 如何准确理解双语教育概念[J].中国民族教育,2012(3).
² 特岗教师培训现状与需求分析[J].世界教育信息,2012(4).
² 《中国特岗教师蓝皮书》,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参与编写。
学术交流经验:
² 2015年1月31-2月3日 日本早稻田大学参加国际会议“近代学校教育的普及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断绝:基于少数女性教师访谈”(提交会议论文:“消逝中的坚守--民文教师罗芳老师的口述历史”)
² 2012年 9月20-21日 参加挪威“奥斯陆大学”举办的“ Natural Resource Exploitation, Environment and Minority Cultur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会议。提交会议论文:“凉山彝族的教育、就业、环境与民族文化”。
² 2013年10月24日,参加“第五届国际彝学会”,提交会议论文:“彝族教育现代性后果及教育现代化的新阐释。”
承担课题:
² 主持研究:国家社科基金 教育学青年基金项目“全球化视域下凉山“两类模式”双语教育困境与模式革新“(项目批准号CMA150134).
² 主持研究:四川省哲社重点研究基地 彝族文化研究中心重点项目“教育均衡视野下彝族学生流动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YZWH1501)
² 主持研究:四川省哲社重点研究基地 四川多元文化研究中心项目“凉山彝汉双语师资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DYWH1419).
编辑:多元文化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