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Hamish Coates教授来中心作学术报告
2018年11月1日下午2点30,清华大学教育学院教授Hamish Coates在7教105报告厅,作了以“全球视野下的高等教育评估”为主题的学术报告。此次学术报告由中心主任巴登尼玛教授主持,澳大利亚驻成都总领事馆副总领事 Tony Walter (王东林)先生莅临致辞。傅林、李涯、刘远碧、徐小燕、何芳琦等老师以及硕博士研究生、本科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巴登尼玛教授介绍了此次讲座的嘉宾与主讲人,并邀请澳大利亚驻成都总领事馆副总领事Tony Walter先生致辞。Tony Walter介绍了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特点,并表达了澳大利亚愿与中国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美好愿望。
在讲座中,Hamish Coates教授对“高等教育评估”做了阐释,并指出高等教育评估是目前教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他认为高等教育评估就是思考高等教育如何给社会创造价值,教育评估需要我们不断前进,采用新视角,采取信息架构设计,拥有教育洞察性和参与度,为高等教育质量做出反馈和报告。此外,Hamish Coates 教授选用“谁的大学不迷茫”的问题,以风趣幽默的方式来引导出大学的价值。认为高等教育正在改变,供给导向与需求导向具有相对性;同时也指出目前信息时代的混乱与迷茫,认为这个现象不止是在中国,澳大利亚也是如此。例如信息太多,难以辨别质量高低,信息不对称,难以全面了解市场等。随后,Hamish Coates教授请在座嘉宾加入到讲座的微信群,通过微信群进行提问和调查。其一:高等教育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参会人员把答案分别发在微信群里,教授针对微信群的内容进行探讨。他指出教育也需要像其他行业一样进行设计,并且通过旧的评价逻辑与新逻辑的对比,来阐述目前我们评价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逻辑。其二:你在未来高等教育的设计中起到什么作用?在座师生们在群里各抒己见,互相探讨学习。其三:到2030年,我们需要关于参与度的哪些信息?Hamish Coates教授提出参与度信息包含高薪聘用、学生投入经验、学习成果、教育分析、学术生产力等。他讲解到教育评估是一个新生但却逐渐成熟的领域,其过程包括形成对话、奠定基础、改变话语、加速前进等。认为我们需要把教育分析,学术领导力和成功经验互相联系起来,实现区域潜力的提升。
在互动交流环节,参会嘉宾、老师和同学们都积极提问、讨论。傅林教授、巴登尼玛教授等就学术生产力、中国高等教育体制等问题进行了提问。Hamish 教授根据自己亲身经历体验积极回应,认为中国大学的领导群相对于美国来说年纪较轻一点,中国高校有自己的发展路径,每个国家历史以及国情不同,在进行研究过程中,需要做大量功课,进行研究调查,这样才有自己的成果。学生们也踊跃举手发言,提出了诸如“高校行政化会不会影响高校学术自由风气?” “如何看待一些名校毕业生找工作易于其他学校毕业生的现象”等问题,Hamish 教授耐心地作了解答。
最后,巴登尼玛教授对此次讲座做了总结,并对主讲人Hamish Coates教授和嘉宾们致以诚挚的感谢。他指出关于教育评估的教育价值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去定位自己与我们学校的传统之间是怎样的关系,我们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等问题。这些都需要接下来在进一步的学习中去积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