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1日上午在七教A区六楼会议室,人类学专业博士,中国语言文学(双语教育研究方向)博士后,《民族教育研究》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民族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研究生导师海路,莅临中心开展了题目为《新时代民族教育的内涵演化与话语重构》的学术讲座。学院副院长朱晟利主持讲座,多元文化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顾尔伙副教授进行了总结,中心成员达万吉、布穷、李攀及教科院百余名师生积极参与此次讲座。
海路围绕讲座主题,主要提出新时代民族教育的内涵、功能及特征。同时,他也为该次讲座的主要内容梳理出新时代下的新背景,即总结梳理习近平总书记自2014年到2022年关于民族教育工作的政治话语变迁。此外,海路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包括“五个认同”“四个与共”以及“三交”。关于新时代民族教育的内涵,海路指出新时代下的四大新内涵,即增进共同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重视区域性:西部地区民族教育,促进交互性:东部地区民族教育,尊重差异性:民族特色教育。海路从政治、经济、语言等方面切入,强调了新时代民族教育的功能,并阐释了功能的具体表现,包括促进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等。就新时代民族教育的特征,海路提出了政策自觉、话语创新及实践关照三大特征。
讲座的最后,海路呼吁从事民族教育、民族教育研究的广大教师和工作者向三大特征靠拢,做到立足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方向;夯实民族教育的学理依据,做到拓宽民族教育研究的理论视野,促进研究的理论话语创新;做到积极开展实践活动,特别强调民族教育研究要既有理论,也有故事。
撰稿:张家兰
初审:李攀
复审:郑富兴
终审:梁斌
【编辑:管理员】
(微信扫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