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6日星期五下午两点半,四川多元文化研究中心在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校友之家举办了第二期学术沙龙活动,本次活动特邀嘉宾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郑新蓉老师。活动的主题为《新生代乡村教师实践智慧生成逻辑的民族志研究》。主讲人为中心副主任达万吉老师,主持人为阿呷热哈莫老师。参加学术沙龙的还有中心顾尔伙老师、邓璐老师与教科院的研究生。
活动开始,阿呷热哈莫老师首先做活动开幕词,欢迎各位老师、同学参加本次活动,同时欢迎了特邀嘉宾郑新容老师,之后邀请达万吉老师分享其研究成果《新生代乡村教师实践智慧生成逻辑的民族志研究》。
达万吉老师的报告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达老师介绍了研究对象教师L的故事,L作为一名公费师范生返回平均海拔4000米的生源地所在州的Q乡任教,在经历了一系列教学工作的难题与疫情等教学困难后创生了适合当地教育的方法与模式,如用手脑速算去提升学生成绩。由此提出了研究问题:新生代乡村教师是如何实践的?实践智慧是否存在内在的生成逻辑?
第二部分从文献回顾与了理论视角层面界定了新生代乡村教师与其群体画像,提出目前相关研究忽略了新生代乡村教师的差异性,忽略了这个群体在社会转型实践中的实践性并且新生代乡村教师存在迷失与身份问题。之后引入了“实践智慧”的概念,指出其在教育研究中的简单化倾向。随后又引用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对实践智慧进行解释,并从个体和社会两个层面对实践智慧进行了更具体的界定。
第三部分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方法,介绍了合作民族制的研究方法,强调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的平等合作关系。以与教师L的合作为例,说明了这种合作关系的实际应用和效果。
第四部分介绍了研究结论,首先,阐述了新时代教师在面临一种发展处境时从消极互动困局到寻求互动驱动的倾向。比如在少数民族地区及乡村教育中,新生代教师面临资源、师资、管理等多方面的差距,学校校长对教学事务的随意态度,以及教务主任对教学事务的不专业管理,都反映了新生代教师在这种环境中的困境。其次,提出“新生代教师”是一种道德体验,新生代教师处于权利伦理和责任伦理的纠结之间,在追求个人权利与承担社会责任之间存在张力。这种纠结并非坚定选择一面,而是如何在优先性和个体权利诉求的合理性之间找到平衡。
之后进入学生提问环节。有同学指出乡村教师存在身份认同问题。他们既不属于城市也不完全属于乡村,处于双重脱嵌的情况。乡村教师对自己身份感到迷茫,既不受乡村的理解,也不受城市的接纳。那么这个群体到底在追求什么?也有同学提到乡村教师面临逃离和留守的道德负担。社会往往用奉献牺牲来赞扬他们,但也批评他们身份的迷失。这种道德负担与多年来对乡村教师的外在道德书写有关。有人提出应纠正将乡村教师视为候鸟型教师的认知偏差,进城是每个人的正常选择,不应仅将乡村教师留在逃离和坚守之间批判。同学们对于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大家踊跃参加讨论。
随后顾尔伙老师进行了分享,首先表达了民族志研究的意义,之后他从实践智慧入手谈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智慧是一种游刃有余的平衡,平衡责任与义务,平衡奉献与人性。之后又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指出本研究多侧重教师角度,也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对乡村教师进行更多研究,比如民族心理方面。同时,可以从心理角度研究乡村孩子如何思考问题,关注他们的思维过程和文化背景差异。
阿呷热哈莫老师进行了分享。分享了自己作为乡村教师的经历,表示当年没有身份认同迷失的问题,提出现在的乡村教师身份认同迷失可能是学术界赋予的,实际上他们可能并没有这样的困惑。同学与阿呷热哈莫老师进行对话,认为依旧存在乡村教师身份认同问题,认为过去对乡村教师的关注点是物质倾斜政策,现在应更多关注人文关怀。也有同学认同阿呷热哈莫老师的观点,认为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学术倾向可能与代际研究有关,过去的教师与农村有深厚的联系,被视为乡贤,而新生代教师则面临与乡土的连接问题。学术界可能从对过去乡村教师光辉的怀念中,形成了这种学术倾向。同时指出,乡村教师可能更多面临的是成长和生存困境,而非身份困境。
邓璐老师进行分享,提出不同年代对于乡村教师存在不同的评价也有不同的道德体验。过去乡村教师是村里知识最多的人,很有身份和地位,现在没有主动认识到自己的状态,但处于焦虑和矛盾中。尽管没有明确指出,但潜意识里有身份认同的问题。在调查中感受到对乡村教师认识的变化,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认为乡村教师太安逸应该撤掉,而老百姓则认为乡村教师水平不行。乡村教师面临道德挣扎,如为了孩子好而留在乡村教书,不是为了绩效,而是出于对孩子的关心。这种道德选择与时代意志有关,提出了道德和良知是否可以被简单定义的问题,并讨论了良知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和张力。最后,探讨了乡村教师的道德来源,以及乡村孩子被老师拉一把或被忽视可能产生的不同影响。提出时代的意志与道德体验是密切相关的,要带入到不同的年代来进行论述。
郑新蓉老师最后进行分享,首先表达了对川师大团队做乡村教育研究的肯定与赞扬。之后探讨了乡村教师面临的问题与追求,乡村教师面临学校安全、学生生活等实际问题。有些老师因疲惫,只关注孩子是否上课,而非教学质量。但有的老师,如教师L老师看到孩子的学习潜力,有追求和创新精神,试图教好孩子,乡村教师需要被理解和支持;其次提出了对乡村教师与学校的理解与期望,乡村教师承担多重角色,包括教学和后勤。应理解他们的困境,看到他们的努力。同时,应摒弃偏见,用更平常的心看待每位乡村教师,看到每一位乡村教师的闪光点,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动力系统,给予激励和支持;之后提到特岗教师计划中的政策与困境问题,讲到自己从事农村教育研究几十年的经历,从90年代初关注农村女童教育到后来参与特岗教师项目,见证了中央政府首次给全国的乡村教师发工资的历史时刻,探讨了特岗教师计划中的政策细节,包括招聘过程、工资待遇以及特岗教师在当地面临的融入问题。特别提到了教育局长希望特岗教师不入编,以保留当地教师编制资源的观点,以及特岗计划设计三年后可能入当地编制带来的问题,如外地人抢占当地人铁饭碗的矛盾;谈到乡村教师夫妻团聚的政策影响,讲述了乡村教师夫妻因工作地点不同而面临的团聚问题,提到了河南省的归雁计划,即只要教师夫妻都在农村地区,回家乡就不用再考。这一政策对乡村教师一轮一考的制度产生了冲击,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如经济富裕地区吸引好老师,教师们都蜂拥而至。
郑老师总结道,对乡村教师流动现象背后的复杂原因进行梳理实际上也是想提醒年轻的学者,在做乡村教育研究时可以“跟着问题走”,顺着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不断地挖掘:这个问题是历史的还是当下的?是局部的还是全部的?另一个原则郑老师称之为“情境性的脉络梳理”,即研究时先描绘情境,找到故事、事件的开端再探究问题涉及的其他内容。而后郑老师列举了乡村幼儿园教师入编问题、公费师范生培养问题说明这两个原则。
接着郑老师回到达老师的分享,认为教师L的故事能够拍成一部影片,可能比发文章更具有社会影响力和社会价值,影视的传播是从感性入手比概念入手更能触动人心。教师L的故事实际上启发了乡村教师和其他人:孩子是可以教好的。如今的学校将安全、质量一类的要求放置得太高,恰恰是将孩子教好的本质放在了次要位置。达老师表示会将郑老师的评价转告给教师L,她一定会很高兴。
最后,郑老师和邓璐老师就乡村教师的社会性进行讨论。教师社会性的讨论实际上是在乡村教师与乡村的亲缘性消失之下,对教师教育信念、教学动力、教师情怀如何建构的讨论。对此郑老师援引了早期教会办学、日本“利他性”教育、美国好教师计划、彝族家支互助等例子进行说明,指出人一开始就是互助群体,如今在优绩主义之下教师的社会属性几乎没有。邓璐老师分享了在做青年教师的精神生活与职业期待研究时,发现当青年教师作为国家公务人员参与脱贫攻坚的社会性服务之中,乡村青年教师比以往更了解学生、更了解学生的家庭。郑老师总结道,教师专业化发展使得很大程度上扼制了教师社会属性的成长。
在本次沙龙尾声,郑新蓉老师说明做乡村教育研究并不一定要堆砌多么花哨的理论,而是讲好一个作为研究者长期关注、调查的故事,在调查和讲故事的过程中慢慢摸清个人和宏观社会之间的联系与脉络,对在场师生颇有启发。
撰稿:蒋草原、刘智红
初审:马芬
复审:郑富兴
终审:梁斌
|